绩溪,一座位于宣徽之脊的县城,因地处黄山与天目山两大山脉的交汇带,成为了钱塘江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。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,绩溪的自然景观异常丰富,但也带来了交通上的诸多不便。绩溪的先民们为了克服这些自然障碍,改善生活环境,促进交流,于众多溪流之上建造了许多古桥,这些古桥成为了绩溪的一大特色。
在1980年代初,笔者参与了《绩溪县交通志》的编纂工作,作为主笔,随调查组走遍全县,勘查了大部分古桥,并将这些资料辑入《绩溪县交通志》。这为后来的1998年版《绩溪县志》提供了重要的交通章古桥资料。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,一些偏远地区和河道支流上的古桥未能被实地调查,导致统计数据不够全面。
在随后的数十年间,笔者深入研究乡土文化,并进行了田野调查,收集到许多关于绩溪古桥的新资料。据最新统计,新中国成立初期,绩溪遗存的古桥共有329座。这些古桥按照结构形制可以分为永久性石拱桥、石梁桥,半永久性石墩木梁桥,以及非永久性的多节高架木桥。除此之外,还有10座结构独特、造型优美的廊桥。在这些古桥中,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桥梁有251座,多节高架木桥有78座。
廊桥是绩溪的一大特色,它们不仅具有交通功能,还是人们歇息避雨和休憩的场所。廊桥通常建在村落的水口,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,构成了村落水口园林景观的一部分。在一些廊桥的廊屋或廊亭中,还设有神龛,供奉着神佛或文昌帝君,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神灵保佑和文化兴盛的期望。廊桥不仅是村落、山水田园、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传承历史、记住乡愁和建设宜居宜业美好乡村的重要支点。
根据史料记载和田野调查,绩溪历史上曾有10座廊桥。岁月的沧桑使得一些廊桥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而消失,有的因时代发展而被改建为现代公路桥或拆除廊亭。最近的调查统计显示,目前仅剩7座廊桥,其中包括近年新建的西川村廊桥。
以下是几座已经消失的廊桥的历史记录:
- 徽溪桥:位于县城南门外,是一座石拱桥,建于南宋淳熙二年。乾隆年间改造为石桥,明洪武甲寅年建亭于上,成为廊桥。后因多次重建,廊亭在弘治十一年之前就已不存在。
- 龙门桥:位于长安镇冯村中,是一座单孔石拱桥,上建木结构廊亭。始建于明景泰元年以前,成化十四年重建。后因文革期间被视为四旧而被拆毁。
- 九间桥:位于金沙镇下巷村,是一座多孔石墩木梁桥,桥上建廊亭九间。清代中期由关英桥村寡妇饶氏捐资改建。同治五年被特大洪水冲毁,至今无法重建。
- 方村水口桥:位于扬溪镇方村,是一座小石拱桥,上建有两层廊亭,下层为砖木结构,上层覆盖青瓦。
这些古桥不仅是绩溪交通历史的见证,也是当地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宝贵财富。它们的存在,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,都对绩溪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本文来自作者[scysry]投稿,不代表杨森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vip.scysry.com/zixue/202412-102500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杨森号的签约作者“scysry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跨越时空的对话 绩溪廊桥的历史印记与现代传承 (跨越时空的对话鲁迅)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杨森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绩溪,一座位于宣徽之脊的县城,因地处黄山与天目山两大山脉的交汇带,成为了钱塘江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,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,绩溪的自然景观异常丰富,但也带来了交通上的诸多不便,绩溪的...